华严经原文网

临济宗演正观(11):孝 慈 为 道

发布时间:2019-11-15 10:27:52作者:华严经原文网
天地有盖载之恩,日月有照临之恩,国王有水土之恩,爹娘有养育之恩。现在的人不但不孝顺父母,甚至还想着父母死后继承财产,既然经常惦记着父母的遗产有多少,那么是否也经常惦记着父母什么时候死?
父母为了养育我们长大,杀生给我们吃,欠下杀债;为了养护我们,不惜造作恶业。我们小时候印象中美丽的母亲,一辈子的操劳,现在一头的白发,一脸的皱纹。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,还不是为了攒点钱,以后能让我们有钱娶媳妇。为什么妈妈每次最爱吃的仅仅是鱼头?父母像一个佣人般的为我们做饭、洗衣、檫地板,辛辛苦苦把我们伺候养大,应该是养老休息的时候了,可父母说什么?爸爸妈妈说:以后等你们有了孩子,还要给你们带孩子。而我们成家以后忙碌事业,一年里有过多少时间陪过父母?
儿辈千言万语,我们都听不厌烦,父母一开口,我们便说他们多管闲事唠叨没完。其实不是管闲事,是双亲真心关心我们。走到超级市场,买这买那,很少听说是买来孝敬父母的,大多都说是要买给孩子的。孩子尿便脏臭我们心里无厌无烦,年老双亲涕泪痰唾零落,我们为何要有瞋嫌之意?在我们初生之时,一刻也离不开的是谁?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,供给我们衣食的是谁?为何因为娶了妻室,房中添了恩爱而与父母间隔一层?为何不用疼爱儿女的心肠来疼爱父母呢?父母在年轻时已为我们熬垮了筋骨。我们的身躯是父母给的,就算割大腿上的肉来孝敬,那也还是父母给予的。人没有了父母,生日时应当倍感悲痛,怎么忍心置办酒席卡拉OK饮酒作乐?
世人为了赚钱,饲养六畜,三餐水食、清洗消毒、兽医诊治,一切服务尽心周到。反过来问问自己,对父母有没有如此耐心服侍?三餐饮食是否按时款待?身体不适是否及时诊治?
别忘了母亲临产时所受的穿心痛苦,别忘了父母对我们悉心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爱,别忘了父母对我们永远的疼惜慈爱与牵肠挂肚。当我们为了谋生,人在异乡,可怜的家中两老,望穿秋水,忆念着爱儿早日归来。特别是遇到了不幸,如

\

被人诱拐、逃到异地、背叛父母、离家舍眷、远离家乡、一去不回,断绝音信,全无消息,以至于家中两老牵肠挂肚,一刻都不能安下心来,日夜怨叹啼泣,整日以泪洗面,眼睛因哭久了而变得视线昏沉,以至于哭瞎了,或者因为悲伤过度,气塞成病,或者因为想念子女过度,以至于衰弱到死,就是做了鬼魂,也想永远抱着爱儿,不能割舍。
母亲怀胎十个月,亦如重担在身上,坐不稳来睡不安,肚内疼痛实可怜,儿落地时娘落胆,娘命如到鬼门关。生君娘受苦,何不早思量,血流遍满地,好似宰猪羊。痛楚抽干脉,呻吟辙四邻。十月怀胎娘幸苦,三年乳母硬慇情,白昼为儿受苦难,夜晚怕儿受风寒,枕头就是娘手腕,抱儿难以把身翻,脚凉将来按身上,手冷便将怀内藏,夜间睡到湿了被,叫娘身上冷如霜,左边湿了抱右边,右边湿了抱左边,若还两边都湿透,轻轻抱儿放胸膛,或屎或尿把身染,屎污被褥尿湿毯,每夜五更难合眼,娘睡湿处儿睡干,倘若疾病请医看,情愿替儿把命担。一日吃娘三肚奶,三日吃娘九肚浆,口口吃娘身上血,如今年老面皮黄。行走步步用手牵,你看养儿难不难,父母恩情有万千,万分难报一二三。养得孩儿方长大,反将恶语骂爹娘,在堂父母不敬重,问你身从何处来?只有父母痛儿女,哪有儿女痛爹娘,孩儿出门先嘱咐,嘱咐孩儿早早归,一怕虎狼并恶兽,二怕路上被人欺,黄昏等到一更后,一更等到二更时,忽然等到孩儿归,未曾叫娘先叫妻。先读千字文一部,后读孝经十八章,读得诗书知礼仪,方才孝顺爹和娘,父母不亲谁是亲,不敬父母敬何人,父母在堂不敬重,死后何须哭鬼神。孝顺必生孝顺子,忤逆还生忤逆儿,不信但看檐前水,点点滴滴不差移。
父母一天比一天衰老,我们应急急做出报亲的孝道来。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双肩上转绕大地承侍,也都难以报答父母之恩,只有使父母趋入正法,则能回报恩德。中国传统的美德: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为八德。供养父母的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相等。
凡是在世不孝或杀生繁多的恶魂,经过地狱苦刑后,还要被打死为聻,聻是

\

鬼死后的称呼,这时就改头换面投生畜生道去了。在畜生道要经过百次千次万次的生死受苦的劫难,才能受苦期满。
自杀是大不孝,父母和国家的培养多么的不容易,白白享用社会的物质,这些恩德还没有去回报,却糊涂到去自杀,有没有想过父母的感受?还得麻烦别人来验尸、处理。自杀的鬼魂,每隔七天,原来临死时的一切痛苦情景再次出现。并且不许接受羹饭、纸帛等祭品的祭拜。而且中阴身不能投胎,除非找替身。受完自杀报后,还要去各大小地狱里受刑。直到业尽,才可以放出去投胎。
世人若是不守家规,违法乱纪、做诸恶行,其祖宗也要受到牵连。我们的肉身是由父母的身体而来的,他们的身体又源自我们之祖辈,所以我们与祖上历代的血脉有着直接的关联。如果我们能利用自己的身体行善的话,血缘祖上也能蒙受很大的阴德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严经全文

  • 华严经注释

  • 华严经念诵

版权所有:华严经原文网